• Aug 22 Fri 2014 17:21
  • 泥餅

泥餅

 

檸檬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台海兩國關係
 
■ 羅榮光 
 
一般日常的用詞常會決定我們的思惟與認知,錯誤的用詞,導致錯誤的思惟與認知,只有正確的用詞,才會有正確的思惟與認知,始能走向正確的目標。
近幾十年來,台灣國內最嚴重與最普遍的錯誤用詞就是「兩岸關係」,從政府到民間,開口閉口就是「兩岸」關係,用「兩岸」關係來形容台海兩岸的國家,可說是語意模糊不清,甚至必帶來國家認同的混淆錯亂。
 
究竟「兩岸」關係,是指淡水河兩岸呢?還是台灣與菲律賓,台灣與琉球呢?甚至台灣與美國隔著太平洋也是「兩岸」關係呀!
 
只說「兩岸」,難道台灣海峽兩岸都沒有國家嗎?只有土地與人民?「台灣VS.中國,一邊一國」豈不是講假的?「國與國特殊關係」又是指甚麼呢?台灣的政府與人民在日常用語上都不表明美麗島上有一個國家叫做「台灣」(TAIWAN),那麼,國際社會怎會接納我國呢?難怪台灣加入WHO與聯合國一再挫敗。
 
台灣國內媒體一再沿用「兩岸三地」的語詞,陷入「一個中國」的架構裡而不自知,中國人政權很喜歡我們繼續用「兩岸三地」,把我們二千三百萬台灣國人關在「一個中國」的意識牢籠裡,永不得脫身,可悲的是台灣國內的政府與民間也與他們唱和!
 
(作者為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秘書長)

 

檸檬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室友生活習慣差 受不了就搬家
 
【聯合報╱記者喻文玟、李青霖、呂筱蟬、謝合勝╱連線報導】
 
大學生大都在校外租屋,遇到志同道合的室友,無話不談;若是遇到志趣不投、作息不同的室友,常常苦不堪言。
 
剛從某私校畢業的女生「石依」說,她大學四年就搬了三次家,大一時和三名不同系的同學一起租屋,其中兩人熱愛團康活動,下課就吆喝社團的人聚會,常搞到半夜,害她經常睡眠不足,大二就拆夥。
 
石依說,後來同住的學妹室友練啦啦隊,也經常半夜才回家,又愛熱門音樂,活動力超旺盛,連住在隔壁的房東也覺得太吵,經常提醒「音樂不要開太大聲!」
 
石依說,學妹屢勸不聽,有一次她打電話報警,警察來了一次,學妹有比較收斂,但不久故態復萌;大三之後,她乾脆自己一個人住。
 
另一名大學生YUKI說,她為了上網申請寬頻,附掛一支電話,平時很少使用,但連續三個月電話費都上千元,申請通聯記錄一查,才發現是室友打的,兩人因此撕破臉。
 
就讀某技術學院的羅姓學生說,麻煩室友大多是衛生習慣不好,用過的餐盒、飲料隨處擱置,發霉也不清理,更有人用保特瓶收集指甲、菸蒂,還沾沾自喜說是收藏。
 
謝姓研究生說,大學時期有室友常打完球後就往床上躺,被單散發出酸味,他卻稱是正港的男人味;還有室友常醉醺醺睡錯床,甚至把牆角當小便池。
 
「真的很受不了!」清大一名女生聽到有人為了室友的爛香蕉被告,頗為同情,因為她就跟一名不愛乾淨的女生同住,對方的書桌和床上永遠堆滿衣物,雖然室友們暗示、明說,但一樣改不了,大家拿她沒轍。
 
台灣首府大學三年級學生王珮如說,她曾遇到隔壁室友把房間當KTV練歌,每天都唱到凌晨四、五點,她忍耐了一學期,新學期開學就趕快搬家。

 

檸檬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台灣通史 不通台灣歷史
 
中研院翁佳音指稱台灣通史是「錯誤百出的歷史小說」;政大教授戴寶村說,日本前後任二位台灣總督曾為此書親筆提字,因此《台灣通史》不算是一本抗日的著作。
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中國,幕僚人員特別準備精裝本的《台灣通史》,作為和中國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,以及國家主席胡錦濤會面時的「伴手禮」,並認為連戰的祖父連橫(雅堂)所寫的這本書,最能代表國民黨和台灣。不過,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翁佳音駁斥道,連戰要去見胡錦濤是個人的選擇,但他不能宣稱這本「錯誤百出的歷史小說」就是代表台灣。
開闢紀  學者批杜撰
國民黨統治五十年以來,《台灣通史》不但被普遍視為中華民族台灣歷史的第一著作,還封為台灣抗日的代表史書,因此《台灣通史序文》還曾被編入高中國文教材。過去以升學考試為標的的教育模式,許多高中生曾被老師要求熟背《台灣通史序》,甚至隨堂測驗上還考過這篇序的默寫。
不過,翁佳音指出,《台灣通史》從自序開始,第一句「台灣固無史」就是一個錯誤,而台灣怎麼可能沒有史呢?連雅堂還沒寫之前,清朝、日本人就已經寫一堆台灣的歷史,像《清代方志》、《台灣史志》等。
政大台灣史研究所教授戴寶村說,翻開一九二○年(日治大正九年)出版的《台灣通史》,竟出現日本前後任二位台灣總督明石元二郎與田健治郎的親筆提字,因此《台灣通史》是一本抗日的著作說法,不禁令人產生質疑。
翁佳音也質疑,《台灣通史》的日治時代版本,第一頁是請日本總督提字寫序,第二頁則請日本民政局長提字,「也就等於是請日本人幫他捧LP。《台灣通史》是抗日的書嗎?」
關於目錄的部分,在「卷一、開闢紀(起隋大業元年)」一處,翁佳音指出,連雅堂從隋代開始寫起,但是隋朝何時來過台灣?而且還可以「臭彈」寫出西元七世紀時,台灣「大安、大甲兩溪匯合一流,濁水以北,猶巨海也」等淹大水的瞎掰故事。
他諷刺地說,從史學考證發現,《台灣通史》是東抄西湊,再加上連雅堂自己的創作完成的,所以幾乎每一頁都有錯,但卻影響很多人的觀點,尤其中國人特別愛用這本書,因此唸歷史的人,偶爾論文寫錯的時候,只要隨機翻讀一下《台灣通史》,就可以發現「原來連雅堂的錯誤比我還多,馬上可以得到心理安慰,算是不錯的治療藥方」。
糾謬篇  厚度同通史
例如,《台灣通史》的人物傳記部分,收錄一篇朱一貴召告天下「反清復明」的文章,其文寫得六平八穩。翁佳音表示,朱一貴出身養鴨子人家,根本目不識丁,竟寫出這麼熱情工整的文章,這就好像連戰的阿公穿過時空,到戰場上幫朱一貴寫宣傳單一樣。此外,吳鳳被描述為武功高強、充滿心機的人,事後證明,根本是虛構的,所以許多台灣史學者把《台灣通史》當作小說閱讀。
最有趣的是,有一位中國學者鄧孔昭寫了一本《台灣通史糾謬》,來糾正連雅堂的錯誤。鄧孔昭曾表示他只完成一半的錯誤糾正,但寫一半的糾謬竟和《台灣通史》一樣厚。
根據相關資料顯示,一八九五年日軍正式登陸台灣時,連雅堂赴上海聖約翰大學攻讀俄文,隨後輾轉定居、老死於西安,因此連戰這次中國行,也會前往西安祭拜祖父,並參觀他曾就讀的小學。翁佳音質疑,連雅堂跑去請日本人幫忙提字,後來他在中國西安過世時,他的喪禮是採用日本儀式,而且還特地請日本和尚作法,但後來他居然變成抗日人物,所以台灣史研究學者才會覺得很奇怪。
日治時期《台灣通史》銷售不佳,因此連雅堂把已印製的書運到中國,分送一些黨政要員,而就在那時珍珠港事變爆發,美軍告知中國可能接管台灣。當時重慶政府急需台灣資料來瞭解台灣,剛好國民黨黨國元老張繼、徐炳昶等人手上都有一本連雅堂的《台灣通史》,因此作為接管台灣的訓練教材
伴手禮  不代表台灣
戴寶村說,國民黨政府敗退來台以後,連戰的父親連震東拜託一些黨國元老,請蔣介石在《台灣通史》上面提字,不久這本書的身價上漲,更成為教改之前的高中國文課的重要教材。
翁佳音強調,連戰的中國行,持續遵行他們家的慣例,帶著《台灣通史》作為和胡錦濤會面時的「伴手禮」,真的是連家祖孫三代的優良傳統,均有辦法接觸統治者「上達天聽」,但是連戰要去見胡錦濤在民主社會是個人自由的選擇,不過他不能宣稱代表台灣的精神、台灣人民的選擇。
北社副社長陳儀深質疑,「連戰帶《台灣通史》去中國,到底是要傳達什麼?是傳達連戰自己和中國的淵源,或是傳達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?」台灣曾經被清朝納入版圖,也曾經被日本長時間統治過,但台灣的國家定位是由國際法來解釋,而不是一個家庭對中國的私人感情所能決定。再者,《台灣通史》也看不出台灣人想當家作主的心情和意志。
因此,戴寶村表示,連戰有本事的話,就把有日本人、蔣介石提字的版本帶去中國,不要「因為自己要西歸,就把台灣陪葬掉」。

檸檬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獅子喉坑道,他很瞭...留級生戴健城 成文史工作者
 
記者洪臣宏/專題報導
 
戴健城初中時被譏為「留級大王」,心裡曾受到很大挫折。長大後受到街頭民主運動鼓舞,開始關懷家鄉土地。因為喜歡爬山、鑽山洞,老來成了文史工作者。
 
63歲的戴健城3、4年前學上網,就是為了設立部落格。前後發表200餘篇有關林園鄉生態、文史調查,林園鄉公所編纂鄉志時,還得援引他的調查。
 
很難想像他初中1、2年級時接連留級,後來轉學鑽漏洞才得以畢業。高中畢業不會英文字母,以經營百貨行維生,卻因緣際會投入生態、文史工作。
 
戴健城說,民國80年代初街頭運動風起雲湧,他受到鼓舞開始關心台灣社會,偶然間接觸文史工作,被「從在地出發」口號感動。
 
他看到雙園大橋河川地丟棄廢棄物嚴重,在附近設置許多垃圾桶,寫上「垃圾減量、功德無量」,但效果有限;83年間,他打造「綠色烏托邦」獨力復育紅樹林,直到85年間高縣府設置紅樹林生態保育區為止,林園毒瘤變成了後花園。
 
為了重建家鄉文史資料,他積極尋找題材、訪問耆老,赫然發現家鄉文史資料付之闕如,經連年蒐集卻苦無經費集結成冊,到了60歲學習架設部落格發表調查資料,不藏私地歡迎大家引用或指教。
 
戴健城說,投入了生態及文史工作,讓他與土地情感更為緊密。日前他帶領記者冒險進入「獅子喉坑道」時,說許多事再不做就來不及了。
 
「留級大王」戴健城老來成文史工作者。(記者洪臣宏攝)

 

檸檬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甘願鑽爬水溝清淤 清潔員獲「忍者龜」封號
 
【聯合報╱記者劉愛生/龍潭報導】    2010.12.21 04:17 am
 
綽號「忍者龜」的龍潭鄉清潔隊員林智全,去年5月起,自願長期潛入水溝及下水道內清汙抽泥,每天全身烏黑惡臭的鑽爬水溝,甘願犧牲的服務精神,成為清潔隊員的典範。
 
龍潭鄉清潔隊去年5月添購1輛4.5公噸小型抽泥車,清淤班編制6人,配備抽泥車、水車及作業車各1輛,負責全鄉水溝及下水道清淤抽泥作業,清淤班走遍大街小巷,減少社區水溝堵塞與淹水。
 
清淤班長黃順國表示,清淤環境相當惡劣,雖然每人輪流鑽爬水溝及下水道,但以林智全的工作最認真,且每次都自願鑽爬水溝,挑最苦的工作去做,廣受隊員們好評。
 
林智全說,「我身高163公分、體重52公斤,全班以我的身材最矮小」,其他人鑽爬水溝或下水道,還沒清淤就卡在半路,有時根本無法伸展四肢,已讓隊員滿身是汗,白白浪費時間。
 
他鑽爬水溝或下水道後,還有一些空間可以進退,雖然水溝內汙泥惡臭難聞,但早已習慣了,下班前先洗個澡再回家,什麼事也沒有。
 
林智全還指出,在水溝內工作,最常以老鼠為伴,有時還有蛇、蟑螂出沒,「我都沒在怕,繼續工作」,在傳統市場周邊,經常可以清出一些硬幣零錢,有時還有機車鑰匙等物。
 
林智全表示,有時清除社區水溝,會聞到一些化糞池的惡臭味,「趕快做完、看開一點」,工作結束時,「看到社區居民的微笑,聽到一句句感謝聲,我就很開心了」。
 
龍潭鄉長葉發海直誇林智全是清潔隊的模範生,不怕苦、不怕髒,默默服務的精神,堪稱是「國民英雄」,值得所有人尊敬、效法。
 
葉發海表示,氣候變遷,天氣異常,隨時可能發生豪大雨,造成區域性淹水,威脅鄉親生命財產安全,防災工作刻不容緩,水溝與下水道的清淤很重要,今後會特別重視。
 
龍潭鄉清潔隊員林智全負責鑽爬水溝及下水道清淤,全身烏黑惡臭,贏得「忍者龜」的封號。
記者劉愛生/攝影

 

檸檬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體育≠運動 莫再便宜行事
 
楊忠和
 
 
     將英文的physical education(身體的教育),譯為「體育」是一般人的認知。但如果將sport同樣譯為「體育」,可能很多人會不以為然。但各媒體報導國內外運動賽事,如美國職棒、美國職籃、奧運賽會或歐洲足球賽等運動新聞時,卻都統稱為「體育新聞」。難道「體育」與「運動」是同義字而可互為替用?
 
     台灣運動界將體育(physical education)與運動(sports)混淆不清其來有自:半世紀前,國內運動界自歐美國家引入體育與運動等之相關名詞,由於受限於文化背景及外語能力,誤解原意而以訛傳訛。如有人將physical activity譯為「運動」而sport也是「運動」。另外,歐美國家將各種使用性不同的運動場館,分門別類地做有意義的學術定名,而國內運動界常便宜行事,一律以「體育場」或「體育館」名之。運動界的草率態度肇因於「體育」與「運動」混淆不清現象,應先予以釐清。
 
     2005年體委會計畫撰寫「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-2006年版」,在籌備會上,個人曾就白皮書名稱表達意見:「體育應指各級學校體能性的身體活動教育,體育白皮書會否被誤以為是教育部體育司所研議。體委會從體育司分離出來,標榜的是推展「全民運動」及「運動競技」兩個主軸。建議是否可將白皮書正名為『運動白皮書』?」但一位師字輩教授表達反對意見,並滔滔不絕地從2300年前柏拉圖、亞理斯多德,至近代德國教育家顧茲姆資及國內已故的江良規教授之理念與觀點,並堅持運動是體育的一部份,體育是運動的「上位」概念。
 
     數十年前個人求學時,所用的教科書與所接受的概念,與前述教授所言完全一樣。近卅年來,歐美國家在體育與運動這兩個名詞上已有相當清楚與進步的論述。隨著環境改變,名詞意涵應「與時俱進」,接受新的觀念,勇於面對挑戰,不斷蛻變與自我充實,是學術人該有的態度與原則。
 
     1980年代,國內體育運動學術領域歐美留學生漸增,隨著歸國學者的新理念,體育涵蓋健康、運動、遊憩、及舞蹈等之「上位」舊觀念漸被打破,體育與運動之意義與價值內涵也被重新定位。審視歐美國家對體育與運動之相關論述後,歸納其意涵如下:「體育」是經由身體活動過程,學習動作技能原理及運動規則與策略,使個體的生理、心理、社會與情緒、健康體能等,獲得最理想的發展。而「運動」是指身體活動,在正式與非正式規則規範下,透過比賽挑戰對手或挑戰自我,追逐體驗嬉戲、歡樂、征服、喧洩、展演或獲得酬償等謂之。
 
     歐美部份學者甚至直指,體育就是「體能性的教育」。足見,體育與運動是兩個相異之名詞,彼此間各有各的意義與目標軌道運行。
 
     近年來,國內各大報紙陸續以「運動版」取代昔日的「體育版」,中國時報便是其中之一。改變是需要智慧與勇氣,媒體善盡導正社會教育之責任,相當值得社會予以肯定。
 
     孔子言:「名不正,則言不順,言不順,則事不成。」冀望全國錯用「體育」二字的政府機構、學術單位、媒體、報章雜誌等,都能從善如流,尤其是主管全國運動政策推展單位,能帶頭正名,以正視聽,讓體育與運動從此各司其職,順利發展。(作者為彰化師範大學教授、前體委會主委、台北體院校長)

 

檸檬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佛心來的 關西「吃到飽」麵店
 
【聯合報╱記者王慧瑛/新竹縣報導】   2010.12.19 03:01 am
 
新竹關西鎮「口福小吃館」老闆謝秉華被老饕稱為「佛心來的」,因為他賣的麵食、湯類不論吃幾碗,都只算「一碗價」;做鐵工的蕭家龍一口氣吃四大碗乾麵,只花四十元,謝秉華笑瞇瞇地問「還要再吃一碗嗎?」
 
卅五歲的蕭家龍昨天帶著妻小,特地從桃園縣龍潭到關西鎮吃麵,老婆、小孩各吃一碗麵,蕭家龍吃了四大碗湯麵,每碗都吃得見底,他說「吃得好滿足,好爽!」
 
蕭家龍過去來店裡頂多吃二碗,這回一口氣吃四碗,刷新這家店大胃王紀錄,讓他好得意,笑問老闆「以後還做我的生意嗎?」謝秉華回應,「你現在是我的代言人耶,你胃口好,代表我煮得好吃啊!」
 
五十六歲的謝秉華開店十五年,他和妻子曾有外食卻不飽足的經驗,加麵還要加錢,讓他們感受不佳,決定開店時就抱著「不怕客人吃,只怕客人吃不飽」的經營信念,不計較成本和利潤,用照顧家人的心情煮麵。
 
謝秉華賣的麵已經比一般店家要大碗,一般麵店一台斤麵條做六碗麵,他一台斤麵條做不到三碗,份量十足。
 
常客黃有福說,這家店物美價廉,乾麵四十五元、湯麵四十元、湯粄條四十元、摃丸湯卅元,都可以免費再續,大胃王來吃太划算了,重點是老闆熱情的態度,讓用餐氣氛很溫馨。
 
客人點一碗卅元的摃丸湯,如果覺得還想吃,可以再續一碗,裡頭一樣三顆摃丸,續碗的用料沒縮水。
 
曾有一名十七歲女高中生吃了二碗乾麵、一碗摃丸湯,花七十五元就吃好滿足,吃完後,還開心地自拍留念。
 
彭姓男子幾乎天天報到,他常一次吃二碗,只花四十五元,他說,「這家店太有人情味了,去別家都吃不飽!」
 
 
謝秉華賣的麵已經比一般店家要大碗,份量十足。
記者王慧瑛/攝影

檸檬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http://tw.nextmedia.com/applenews/article/art_id/33075013/IssueID/20101230
我的故事:搏命掃國道 盼駕駛有公德心

2010年 12月30日 蘋果日報

我是在北宜高速公路工作的清潔工,每天清早6點多出門上班,要做到傍晚5點才收工回家,工作危險性很高,尤其身邊經過的車輛速度很快,幾乎每輛車時速都超過100公里,所以我工作時必須很小心,而且無論颳風、下雨我都得出門,路上所見的任何垃圾都是我的責任。

曾被檳榔渣砸臉
過去兩年撿垃圾時,我曾看見有駕駛人搖下車窗,直接在我面前扔下垃圾,當時心裡很氣憤,真想不透這些人的心態是什麼,怎麼亂丟得下手,這種行為實在缺乏公德心,還有人甚至把家裡的垃圾也拿到高速公路來丟,撿到時我真的很傻眼。
高速公路上最多的垃圾是菸蒂,數量多又難撿,除了用手撿,數量太多時還得用掃的,其他像是飲料罐、檳榔渣、保力達與蠻牛的玻璃瓶,爆胎物也很常見,最難清理的是衛生紙,尤其下雨時會黏在地上,一定要下車動手親自處理,因為是白色的,留在柏油路面上特別顯眼。
有時司機也會把整杯檳榔渣丟出來,我還曾被打到過臉,心裡生氣又委曲,深深覺得他們太不尊重人,不過,也由於這種工作危險性太大,常發生車禍意外,目前已從過去的人工步行撿拾,改為坐車撿拾,後方還有兩、三輛車同行保護,比較不會害怕,但遇到玻璃碎片、菸蒂等難清理的物品,還是得下車掃。
我也曾撿過現金、回數票、皮包、證件等,我聽過有同事拾獲千元現金,但我只撿過100元,除了這些,路上也常見到貓、狗被車輾斃,我還曾看過約50公斤重的大型狗被撞死在路中,也有夏天夜間出來乘涼的穿山甲陳屍路面,每次遇到動物屍體,我都把牠們拖到路邊掩埋好,也算是做好事。


車內垃圾別亂扔
亂丟垃圾只要1秒,我卻要花10分鐘去撿,這樣的體認,讓我從兩年前接觸這工作後,就不曾在日常生活中亂丟任何垃圾,我也希望民眾在車上自備垃圾袋,把垃圾收好先放在車上,到定點再丟入垃圾桶,用心維護我們生存的環境。
記者劉文淵採訪整理


陳慧玲 36歲
學歷:高職畢業
現職:北宜高速公路清潔工
家庭:已婚
資料來源:陳慧玲

檸檬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台灣.臺灣
 
【聯合報╱黑白集】     2010.12.14 03:19 am
 
教育部要正名「臺灣」,強調此「臺」非彼「台」。這樣一來,一天到晚「愛台灣」原來是愛錯了。
 
教育部要示範正體字,本無可厚非,但不宜以唯一權威的心態自居,對於語文使用的約定成俗和變遷趨勢,也該有一定的理解和承認。時代在變,文謅謅的人可能搞不懂「喇舌」是幹什麼,不懂閩南語的人會覺得「沒在怕」很奇怪,但現在媒體幾乎天天出現這類字眼。至於「臺」跟「台」,就算有正簡之辨,但誰能說「台灣」有問題?教育部何必自己忙著當冬烘先生。
 
公務員,不管大官小官,正經事應該已經忙不完了;因此,當然要弄清楚辦事的緩急輕重。這不僅是因為公務員吃人民俸祿,必須對得起這份薪水,而且手裡拿著公權力,稍一不慎就會製造後遺症。風行草偃,風亂吹個不停,會害得草也跟著搖晃得不可開交。
 
教育部心血來潮要管「臺非台」,很多小學生可能拿到考卷之後淚汪汪,不明白怎麼「台灣」給扣分了。其實,文字及語言都是有生命的。有些官式規定,也須從俗如流,從善如流。例如,「肺癌」與「肺炎」同音,其實常失準確;則何不區分成「肺ˊㄞ」與「肺ㄧˊㄢ」?又如,「手表」是正字,似乎也不如俗字「手錶」來得傳意傳神。台灣已經台了幾十年,非要改成臺灣,會不會反而看來不順眼。
 
國事百廢待興。像產業政策大事,非要等郭台銘(啊,是「郭臺銘」才對)嗆聲,才見經濟部慌亂回應。該擔當的不擔當,不該管的卻管得細如牛毛,這般庸人自擾,政府官員到底所忙何事?

檸檬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